親職講座-淺談「讀寫萌發」

題目:親職講座- 淺談「讀寫萌發」

時間:4/23 (二)14:30
地點:古亭復健診所2樓 多功能教室
講師:蕭鈺琪 語言治療師

「孩子要什麼時候開始學注音和認字呢?」
「太早給小朋友學習閱讀和書寫會不會有揠苗助長呢?」
相信這些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讀寫能力發展會有的疑問,往往想要給孩子多一點的學習,但又怕會給他們過多的負擔,究竟怎麼樣才是適當的呢?如果想進一步瞭解您的孩子,歡迎來參加我們的講座!

⁃ 內文
「孩子要什麼時候開始學注音和認字呢?」
「太早給小朋友學習閱讀和書寫會不會有揠苗助長呢?」
相信這些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讀寫能力發展會有的疑問,往往想要給孩子多一點的學習,但又怕會給他們過多的負擔,究竟怎麼樣才是適當的呢?我們先來介紹讀寫能力發展的重要概念-讀寫萌發(Emergent literacy)。
「讀寫萌發」是指在接受正式小學教育前,幼兒即開始具有閱讀與書寫的行為與概念,但尚未完全具備傳統語言特徵的閱讀與書寫行為和概念。有別於過去認為讀寫是發展於就學後,「讀寫萌發」的想法認為從幼兒時期,閱讀與書寫能力即開始發展,而讀寫的學習來自於生活中與語言及文字的接觸。
有許多研究表示早期的閱讀經驗與未來的語言和閱讀能力具有相關,而影響幼兒早期讀寫萌發的關鍵因素有『環境刺激』與『社會互動』。所謂的『環境刺激』是要給予幼兒豐富的語文環境、讓幼兒能有很多機會參與讀寫活動,支持並鼓勵幼兒在讀寫方面的各種嘗試。而單純的『環境刺激』仍有所不足,充足的『社會互動』亦是促進幼兒讀寫萌發的關鍵,如:同儕的互動、父母的互動等。
可以促進讀寫萌發的素材在生活中到處都有,像是兒歌中的押韻,可以幫助孩子在音韻覺識發展;路上招牌、標示和繪本中的文字,都可以幫助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並連結字的意義。另外,文字書寫發展則來自於塗鴉畫畫來探索,早期給予不同的塗鴉經驗,對圖文概念的發展是有所幫助。
透過「讀寫萌發」的概念,我們更加了解幼兒早期閱讀與書寫經驗的重要性,也更提醒父母對於幼兒早期的讀寫投入更多的努力與心力,來協助幼兒的發展。若父母仍是不確定要如何營造幫助孩子讀寫萌發的『環境刺激』與『社會互動』,可以參與本診所的「讀寫萌發課程」,語言治療師將帶領兒童與家長一起活動,從中學習互動技巧及給予生活化的建議。